我院CMA实验室进行的酸洗缓蚀剂检测,会为您提供临界胶束浓度、成分检测、稳定性测试等检测服务,并出具严谨、合规、标准的第三方检测报告。标准参考:GB/T 22591-2008 水处理剂 双1,6-亚己基三胺五亚甲基膦酸、GB/T 35491-2017 缓蚀剂 气相缓蚀剂、HG/T 2228-2014 水处理剂 多元醇磷酸酯等。
酸洗缓蚀剂检测是一项关键的质量控制项目,旨在确保酸洗缓蚀剂的质量和效果符合相关行业的标准要求。该项目涵盖多个方面的检测,包括化学成分分析、缓蚀性能测试、腐蚀性测试等。化学成分分析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来确定酸洗缓蚀剂的成分含量、纯度和有害物质含量等参数,确保其符合规定的化学标准。缓蚀性能测试则通过模拟酸洗条件,评估酸洗缓蚀剂在特定环境下的缓蚀效果和保护性能,以确定其对金属表面的缓蚀效果。腐蚀性测试则通过模拟酸洗后的金属表面,评估酸洗缓蚀剂对金属的腐蚀性,以确保其不会对金属产生不良影响。
石油系、煤焦油、脂肪油、松油系软化剂。
性能稳定、效率高、费用低、毒理、气味、污染性能、耐腐蚀、缓蚀率、成分检测、PH值、纯度、密度、极限粘度、阻垢性能、临界胶束浓度、界面张力、润湿力、耐酸碱性、粘度检测等。
参考周期:常规测试7-15工作日,加急测试5个工作日。
紫外可见光谱仪、气相色谱仪、液相色谱仪、质谱仪、核磁共振仪、热重分析仪、动态光散射仪、荧光光谱仪、电子能谱仪、电导率仪、红外显微镜、光电子能谱仪。
成分分析:确定酸洗缓蚀剂的化学成分,包括主要活性成分和辅助成分。这可以使用各种分析技术,如液相色谱(LC)、质谱和原子吸收光谱(AAS)进行。
pH值测试:测定酸洗缓蚀剂的酸碱度(pH值),以确保其在适当的范围内。这可以使用酸碱度测试仪或电子pH计进行。
缓蚀性能评估:评估酸洗缓蚀剂对金属的缓蚀效果。这可以通过使用电化学测试方法,如极化曲线和阻抗谱,来研究酸洗缓蚀剂与金属的相互作用。
残留物测试:检测酸洗缓蚀剂在材料或产品中的残留量,以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。这可以使用各种分析技术,如液相色谱(LC)和质谱进行。
光学显微镜检查: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酸洗缓蚀剂处理后的样品表面,以评估其腐蚀程度和表面质量。
GB/T 22591-2008 水处理剂 双1,6-亚己基三胺五亚甲基膦酸
GB/T 26324-2010 羟基亚乙基二膦酸
GB/T 27812-2011 水处理剂 多氨基多醚基亚甲基膦酸(PAPEMP)
GB/T 35491-2017 缓蚀剂 气相缓蚀剂
GB/T 35509-2017 油气田缓蚀剂的应用和评价
ASTM NACE/ASTMG 193-2009 a缓蚀剂有关的标准术语和缩略语
DB44/T 840.1-2010 工业锅炉缓蚀剂缓蚀率的测定 第1部分 失重法
DB44/T 840.2-2010 工业锅炉缓蚀剂缓蚀率的测定 第2部分 极化曲线法
DL/T 523-2017 化学清洗缓蚀剂应用性能评价指标及试验方法
DL/T 806-2013 火力发电厂循环水用阻垢缓蚀剂
DL/T 1282-2013 火力发电厂气相缓蚀剂质量标准
HG/T 2228-2014 水处理剂 多元醇磷酸酯
HG/T 2430-2018 水处理剂 阻垢缓蚀剂Ⅱ
HG/T 2431-2018 水处理剂 阻垢缓蚀剂Ⅲ
SH 2604.07-2003 水处理药剂 复合阻垢缓蚀剂
SY/T 5273-2014 油田采出水处理用缓蚀剂性能指标及评价方法
SY/T 5405-2019 酸化用缓蚀剂性能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
SY/T 7025-2014 酸性油气田用缓蚀剂性能实验室评价方法
SY/T 7408-2018 油气集输管道缓蚀剂涂膜及连续加注技术规范(附条文说明)
SY/T 7437-2019 天然气集输用缓蚀剂技术要求及评价方法
以上是关于酸洗缓蚀剂检测相关介绍,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,可以咨询在线工程师提交您的需求,为您提供一对一解答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。
1、拥有完善的检测服务体系,科学、严谨、认证。
2、我院对已出过的报告负责。
3、提供编写MSDS报告、TDS报告服务。
4、检测服务领域广,可参考标准多(国标、企标、通标、工标、国际标准等)。
5、周期短,费用低,方案全。
6、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,数据更加科学准确。
7、全国上门取样/现场见证试验。
8、资质全,团队强,后期服务体系完善
1、工业问题诊断:包括失效分析、科学诊断、数据验证等,可以快速检测出产品问题,尽快止损;
2、其他鉴定服务:协助相关部门证据链补充、证物材料补充、质量检测、样品分析;
4、研发使用:试验经验丰富,试验设备多,为科研工作提供数据支持;
3、高校论文:提供研究性实验数据、分析服务,给论文提供科学依据;
5、投标:检测周期短,准确性高,出具的第三方检测报告合法合规;
7、控制材料质量,进行产品内控,降低成本、风险。
1、与工程师沟通,确定具体的试验方案,我方报价;
2、双方签订委托书,我方接收样品;
3、进行细节沟通,我方进行试验测试;
4、试验测试完成,出具检测测试报告;
5、委托完成,我方提供售后服务。